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原子核物理和核技术学科的开创人之一,中国核谱学的奠基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梅镇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15日逝世,享年94岁。
梅镇岳教授是我校近代物理系的主要创建者之一,早在我校建校初期,他就协助赵忠尧先生筹建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后更名为“近代物理系”)。1960 年,他正式调入我校,任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常务副主任,主持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1978年,我国恢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招生以后,年过花甲的梅镇岳先生往返于北京、合肥之间,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研究生培养工作,为我校的第二次创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梅镇岳教授立身正直,学术精湛,治学严谨,师德垂范,一生锐意开拓,成就斐然。他的逝世,是我国核物理学界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
沉痛哀悼梅镇岳教授,他将永远活在中国科大师生的心中!
(供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
讣告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原子核物理和核技术学科的开创人之一,中国核谱学的奠基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资深教授梅镇岳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12月15日15时01分在北京逝世, 享年94岁。
梅镇岳先生1915年10月11日出生于杭州市。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为清寒公费生。1939年由西南联大毕业后留校任助教。1945年考取“庚子赔款”留英公费生赴英国Birmingham大学求学,1947年获得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1948-1949年在美国Indiana大学任研究助理,1950-1953年在加拿大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作博士后。
1953年离开加拿大返回新中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1955年更名为原子能研究所),是新中国最早一批留学回国的科学家之一。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期间建立了核谱学实验室,培训了大批从事原子能事业的科技人员以及留苏预备生,为新中国培养第一代原子能科学技术和核物理研究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1955-1956年参加了《全国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的制定。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之初,他协助赵忠尧先生筹建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后更名为近代物理系),是该系的主要创建者。1960年,他正式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常务副主任,主持系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并讲授原子物理和原子核物理。
梅镇岳先生白手起家,在近代物理系创建了核谱学实验室,并编著和出版了《原子核物理学》、《b和g放射性》及《原子核心和化学环境》等教材和专著。1978年,我国恢复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招生以后,年过花甲的梅镇岳先生往返于北京、合肥之间,积极参与学校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为学校的二次创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梅镇岳先生对科学发展前沿的敏锐洞察,对新事物的不断追求与探索,以及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使青年教师和学生受益终生。
梅镇岳先生在七十多年的物理工作生涯中,始终孜孜不倦地在教育、科研战线上耕耘,直至逝世前两个月还在病床上与过去的学生讨论科研问题。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成果丰硕,桃李满天下。他淡泊名利,乐于奉献,受到广大师生、校友的尊敬和爱戴。
梅镇岳先生立身正直,学术精湛,治学严谨,师德垂范,一生锐意开拓,成就斐然。他的逝世,使我国核物理学界和教育界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学者。他的逝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重大损失,我们将铭记梅镇岳先生对我国科教事业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发展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化悲痛为力量,为把我校建设成为一流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梅镇岳先生安息吧!
联系方式:0551-3601172,0551-3601164(Fax)
梅镇岳先生告别仪式
1. 告别仪式时间为2009年12月21日(星期一)11:00整在八宝山欗厅。
2. 来参加告别仪式的亲友可在中国科大北京教学部(北京市玉泉路19号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公寓东头一楼,电话010-88256163)会议室集合等待。约10:45在中国科学园研究生院南门口乘车前往。(大学部张德全与4系田宝利负责引导)。
3. 告别仪式结束后,梅先生亲属在高能所专家餐厅为外地来者安排午餐。
4. 自愿送花圈挽联者请与告别仪式办事组联系,电话010-88256163。
梅镇岳先生治丧委员会
主任:刘万东 副主任:胡岳东,陈向军 委员:刘万东、胡岳东、叶邦角、陈向军、赵政国、安琪、韩良、完绍龙、汪晓莲、王忠民、奉兴、田宝利
联系电话:0551-3601172;0551-3601164
告别仪式办事组地址:中国科技大学北京教学部(北京石景山区玉泉路19号)中科院研究生院一公寓东头一楼
电话010-88256163。
告别仪式办事组成员:奉兴,田宝利,杨文芹,张德全
梅镇岳教授治丧委员会
2009-12-17 上一篇: 夏幼南、林文斌、严玉山等校友获殊荣 下一篇: 著名物理学家和教育家梅镇岳教授逝世